宗派与社群:清初逃禅的宗教文化解读——以复社逃禅群体为切入点
2017-05-20分类号:B911
【部门】西南大学文学院 南开大学文学院
【摘要】为因应明清易代的历史变局,大批士林才彦在入清后剃发为僧,带动了士林逃禅风气的盛行。清初逃禅现象的文化内涵含摄着"逃入"与"逃出"两层意义,其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属性和思想张力。作为号召士林、丛林的代表力量,复社群体与三峰派的合流不仅使清统治者感受到群体力量的潜在威胁,其文化影响亦与官方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三峰派对复社逃禅士人的支持,背后的原因在于:对清军南下过程中的残忍杀戮和剃发令等高压政策导致的普遍性恶感;两宋以来部分禅宗大德疏离皇权、抵制异族统治的思想传统。而三峰派与复社群体长期互动形成的思
【关键词】逃禅 复社 三峰派 天童派 明末清初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