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之“困”: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减贫路径
2018-03-08分类号:F323.8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深度贫困具有长期性和代际性特点,"贫""困"交织,因"困"致贫现象突出,既有贫困人口内在局限性之困,也有外在的自然、经济、社会制度之困,导致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贫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常规的开发项目扶贫这种硬性干预需具备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对深度贫困人口的适应性挑战越来越大,相比之下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路径属于软性干预,能够在开发项目扶贫路径之外提供新的适应性更强的减贫路径。基本公共服务和具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打破内、外困境,拓展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
【关键词】深度贫困 基本公共服务 社会服务 可行能力
【基金】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资助项目“特困地区与特困人群贫困监测研究”(21087020)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