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村干部群体与基层治理程式化——来自上海远郊农村的田野经验
2017-03-25分类号:D422.6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摘要】乡镇治理事务的公共服务取向与繁杂的公共行政事项对职业村干部群体形成制度性需求,农村社会格式化成为后备干部制度有效运作的社会土壤。职业村干部群体的科层化治理体现为权责明晰的行政责任制度、逐级晋升的官僚成长机制和常态化的办公会议制度。职业村干部群体身处科层化的治理结构中,具有理性官僚的些许特征。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并非仅仅依靠科层制就能实现,基层治理程式化以相应的社会条件和雄厚的公共财政为依托。众多的治理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中同样发挥不可替代的功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制度创新应通盘考虑相关治理变量。
【关键词】职业村干部 理性官僚制 乡村治理 基层治理程式化
【基金】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课题“乡村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远郊农村为例”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