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影响——以苏州城区为例
2017-10-06分类号:F572.88;F592.7
【部门】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苏州大学旅游系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
【摘要】文章以苏州城区22个游憩点为例,从平均空间距离通达性和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分析单一公交车系统条件下和公共交通系统条件下游憩点通达性变化,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游憩流的空间分布变化,探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游憩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及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苏州城区城市游憩空间对策。结果表明:(1)苏州城区各游憩点空间距离通达值决定了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公共交通系统导向下,各游憩点的平均时间距离通达性显著提高,位于轨道交通沿线上游憩点的时间距离通达性提升明显,公共自行车对游憩点通达性提升也起到一定作用。(2)
【关键词】公共交通系统 游憩空间 通达性 游憩流 苏州城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接驳系统影响下长江经济带城市集散格局与空间效应研究”(41771125);; 江苏省高校2016年度青蓝工程项目及苏州市职业大学成果创新科研项目“创意城市理念下苏州旅游业发展效应”(SVU2015CGCX1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