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种群生物学及海拔分布特征
2017-10-15分类号:Q958.1
【部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摘要】【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研究区布设总长度约80 km的调查样线7条。2)繁殖季节前期套脚捕捉法。于2006年2月、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捕捉标记黄腹角雉个体26只。3)红外相机照相法。2010年4月—2014年8月,选择82个地点安装红外线触发照相机,每个位点监测时间不少于
【关键词】濒危雉类 黄腹角雉种群 性别比 年龄结构 海拔分布 江西武夷山
【基金】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