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秦巴山区为例
2017-10-20分类号:F323.8;F326.23
【部门】重庆社会科学院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以甘肃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究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主要阐述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对耕地、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借助实地问卷调查,并借鉴英国国家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甘肃秦巴山区的退耕户与非退耕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多样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户的生计资本与生计多样化状况都好于非退耕户。因此,应该加大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宣传、监管力度,创新退耕还林(草)工作机制,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农户加入到退耕还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工程 生计资本 生计多样化 甘肃秦巴山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71109)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