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7-12-05分类号:F832.4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消除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价格扭曲的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扭曲的影响次之;第二,要素价格扭曲的传递机制主要依赖于供给端和需求端效应,供给端产能过剩中介效应比例为32.23%,需求端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中介效应比例为24.36%;第三,中西部地区要素价
【关键词】要素价格扭曲 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 传递机制 中介效应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通胀预期和风险溢价与宏观因子作用机制的计量研究”(71273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分形市场中分数阶导数期权定价模型的建立、解法和应用研究”(71501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户信贷违约及履约激励机制研究:以苏鲁地区为例”(14YJC79006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