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禀赋异质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28个省市数据的分析
2018-02-01分类号:F124;F224
【部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本文运用反事实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模型,模型考虑了区域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全要生产率增长的效应。运用新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1978-201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缓慢东北停滞"的态势。同时,中性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在逐步的提高;而有偏技术进步出现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关键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尤其是要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要素禀赋 异质性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蔓延的成本-收益评估与治理模式构建研究”(12BJY048),项目负责人:王家庭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问题探索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