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碎片化治理”的生成机理与消解逻辑
2017-05-15分类号:D630
【部门】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深圳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所
【摘要】"碎片化治理"是我国目前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其生成机理主要体现在结构、职能、责任、制度与组织五个层面。权力结构层级过多,行政链条亟待压缩;部门职能设置分散,协同治理难以实现;片面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淡化;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不完善,任务随意委派问题突出;自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自治能力欠缺。因此,消解"碎片化治理"的困境也须从上述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并遵循依法管治、有序自治与协同共治的复合治理逻辑,压缩权力结构链条、促进职能部门协同、明晰主管与属地责任、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激活社会自治功能。
【关键词】城市社会治理 碎片化治理 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治理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CZZ049);;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WTSCX06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