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变化:永久性抑或暂时性?——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经验证据
2018-01-09分类号:F323.8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摘要】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农村收入不平等呈倒U型分布: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持续上升,2005年达到峰值后快速回落。误差成分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截面方差等主要由暂时性方差构成;收入不平等的增长同时反映了收入永久性方差和暂时性方差的增长,后者起了更大的作用。以上结论表明我国劳动者收入动态过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干预必须采取不同的工具组合。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误差成分模型 最小距离法
【基金】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021);; 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度校级科研项目(ACKY1628);; 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度校级重点项目(ACKY1709ZDB)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经纬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