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
2017-04-25分类号:G631
【部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悉尼大学社会与教育工作系
【摘要】现代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参与能力的下一代合格公民。当前,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主要有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价值观学习三种学习模式,侧重关心民主法则及其实现过程、公民的价值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十大议题。通过分析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和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三类课程的政策文本,可知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有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虽然在有些方面还需要平衡和衔接,但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已形成立体的课程依存与支撑结构。这种在正式课程间建立关联是我国实践公民教育的一次课程创新,它顺应了现代公民
【关键词】现代公民教育 义务教育 课程 课程标准 指导纲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媒介时代的公民教育:基于媒介批判的立场”(项目编号:CEA1201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