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2017-10-15分类号:P512.2;P532
【部门】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省生物资源绿色转化协同创新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摘要】以鄂西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QZMS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 C测年、岩性特征与沉积物粒度综合分析,探讨了鄂西南山地13 000cal.a BP以来的沉积环境变迁.研究结果显示:QZMS钻孔沉积物粒度组成主要以细粉砂和中粉砂为主,频率分布曲线均为单峰分布,由下至上,峰度由宽到窄,偏度从近于对称到正偏,揭示了搬运动力和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1)12.911.6cal.ka BP,气候波动频率高,但幅度较小,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2)11.610.2cal
【关键词】鄂西 泥炭藓湿地 粒度 沉积环境 古环境意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4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CFB704);; 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5(C)004)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