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粳稻产量与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2017-08-25分类号:S511.22
【部门】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安市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基于2013—2015年江苏粳稻参试品种(系)试验数据,分析了参试粳稻的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性状等类型间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粳稻整体产量水平与株高、全生育期、结实率之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等产量因子与主要品质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提高整体产量水平对于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的影响较小;碾磨品质与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各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但蒸煮食味品质指标与外观品质指标间矛盾较为突出,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4
【关键词】粳稻 品质 产量 相关分析 江苏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8010401);; 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项目(HSXT103,HSXT301);; 淮安市应用研究与科技攻关(农业)计划(HAN2015008,HAN201613)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