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次级生产力
2018-01-15分类号:S931
【部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摘要】依据2015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海洲湾10个站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各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丰度和生物量,并采用Brey经验公式进行大型底栖次级生产力和P/B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13.00 ind·m(-2),平均生物量2.37[g(AFDM)·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和P/B值分别为1.50[g(AFDM)·m(-2)·a(-1)]和0.63。空间分布上,海洲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平均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为远岸>近岸。季节分布上,年平均次级生产力最高出现
【关键词】海洲湾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次级生产力
【基金】农业公益行业专项201303047、苏财农[2015]115号、苏财农[2015]22号“江苏近海渔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监测”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