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估值效应与外部失衡调节——基于两类金融渠道的比较研究
2018-01-15分类号:F831
【部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利用38国1981—2014年短面板数据,研究汇率渠道和资产收益率渠道是否因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对一国外部失衡调节产生非线性效应及其差异。发现:银行贷存比指标、权益证券投资指标和金融开放水平指标的差异,使两类金融渠道均对外部失衡调节产生门限效应。而二者共同解释了中美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用不同的原因:在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下,汇率渠道对中美两国失衡调节发挥了相似正效应,但收益率渠道的效用却存在国别差异。因此中国需要深化以提高收益率渠道效用为目标的金融发展,维持现行汇率政策稳定,增加股权投资比重,在金融稳定前提下
【关键词】估值效应 金融发展 失衡调节 门限估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研究”(16ZDA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G20框架下中美经济失衡治理的利益影响评估与路径选择研究”(12BJY120);; 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美加知名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研究”(2014016);; 武汉大学2016年自主科研项目“中国制造业出口利益评估与对策研究”(2016)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