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要绿化树种叶表面微形态与PM2.5吸滞能力
2017-08-15分类号:S731;X513
【部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燕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北京市大兴区南海子郊野公园管理处
【摘要】以北京大兴21个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植物叶片在自然状态和饱和状态下PM2.5吸滞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中8个最常见的树种叶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定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阐释植物叶片吸附PM2.5机制。结果表明:21个树种自然状态下单位面积PM2.5吸滞量不尽相同,整体表现为针叶树种显著高于阔叶乔木和灌木树种,其中桧柏、白皮松较大,黄栌、紫薇吸滞量较小;饱和状态下,PM2.5吸滞量显著增加,但其吸滞能力排序与自然状态下基本保持一致。植物叶表面存在褶皱、沟槽,粗
【关键词】绿化树种 PM2.5 叶表面微形态 原子力显微镜(AFM) 颗粒物
【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助项目(KJCX2016030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JWKST201609)成果;; 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市级)(PXM2017_014207_000043)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