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活动配置与僵尸企业——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2017-09-15分类号:F279.2
【部门】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在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背景下,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成为必然。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僵尸企业"的比重达到10.08%。遵循内生增长学派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理论逻辑,本文研究僵尸企业形成的内生因素。Probit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家非生产性活动的投入过高会对创新式的生产性活动产生"挤出效应",这是"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原因。进一步OLS回归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偏向于通过参与非生产性活动来获取发展资源,尽管国有企业的僵尸占比高于非国有企业,但其非生产性支出没有显著高
【关键词】僵尸企业 生产性活动 非生产性活动 活动配置 企业家精神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宏观经济整体和微观产品服务的质量‘双提高’机制研究”(15JZD02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第三方检验检测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2015BAH27F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垃圾危机转化原理与方法研究”(16ZDA045)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