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PLC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福建水仙茶产地判别分析
2017-05-18分类号:S571.1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
【摘要】采用HPLC法分析了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和永春水仙茶等170个茶样的儿茶素组分以及生物碱组分,运用PCA、FDA、KNN以及PLS-DA方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的生物碱总量以及酯型儿茶素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显著高于永春水仙茶,其他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中的表儿茶素(EC)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EGC)低于永春水仙茶;在基于儿茶素及生物碱组分对不同产地的判别区分中,FDA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武夷水仙茶、建阳水仙茶、建瓯水仙茶、永春水仙茶的正确判别
【关键词】福建水仙 乌龙茶 产地 儿茶素 生物碱 模式识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0735);;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项资助项目(闽教科[2015]75号);; 福建茶产业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建设资助项目(KNJ-151001)
【所属期刊栏目】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