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间变淋巴瘤激酶伴随诊断方法的经济学分析
2017-01-05分类号:R734.2
【部门】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摘要】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个体化医疗,分析采用各种检测方法分类诊断后指导靶向治疗的健康结果与经济性。方法:建立决策树模型,分别模拟3组10万名NSCLC患者队列用国内指南推荐的3种间变淋巴瘤激酶(ALK)确诊检测方法(FISH、Ventana IHC和RT-PCR),阳性者使用克唑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计算5年内发生的医疗成本和获得的健康效果,然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临床和经济学结果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文献报告。结果:以2014年3倍上海人均GDP为阈值(292 110元人民币),Ventana I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淋巴瘤激酶 伴随诊断 靶向治疗 经济学评价 决策树模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卫生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