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西方劳工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7-10-26分类号:F249.2

【作者】黄耿志  张虹鸥  王洋  金利霞  陈昆仑  
【部门】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湖北大学  
【摘要】与新古典工业区位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论将工人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和抽象劳动力不同,劳工地理学将工人视为具有能动性的社会主体,研究工人如何按照自身的意愿创造有助于自身生存和再生产的空间。这种劳工认识论的转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产生了极大和持续的反响,促使劳工地理学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概念体系的经济地理子学科。本文梳理了近20年西方劳工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围绕工人能动性的概念、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以及它与空间、尺度、地方、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最后基于劳工地理学前沿问题的分析,认为中国劳工地理研究应重点关注
【关键词】劳工地理学  劳动力  工人能动性  空间  全球生产网络  社会升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3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A030313842);; 广东省科学院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专项资金项目(2016GDASRC-010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