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疏散行为的震灾避难场所服务效率评价
2017-08-21分类号:P315.9
【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科学评估避难场所的服务效率是提高城市应急水平的前提。传统对避难场所服务效率的评估多偏重于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缺少对避难者的空间布局和避难行为等避难需求的考虑,这会使评估结果造成偏差,从而容易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本文构建了多主体模拟模型,模拟避难者灾后对避难场所的选择、奔跑、安置等关键疏散行为过程,量化评估该地区避难场所服务效率。本文对比了两种量化评估指标在同一案例评估的差异性,一种是传统方法中空间可达性(服务半径覆盖率),一种是利用疏散行为模拟计算出的避难成功率;北京市海淀区的实证研究显示两项指标
【关键词】震灾避难场所 服务效率 疏散行为 空间可达性 多主体模拟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6-R2-030)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