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观之原点辨正
2017-03-15分类号:B244.4
【部门】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摘要】近年,日渐趋热的"天人合一"研究大都将其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想象性研究虽基于"拯救人类"和解决环境危机之美好期待,却与其本意相违。张载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中,"人"专指圣人、大人;"天"意谓天德、天道。其"天人合一"思想土壤是"天人性一",并蕴含"天人相类"和"天人相通",其生存论诉求是"天人相生",这就是人理、人道向天德、天道"合生"为"圣"。张载倡"天人合一",是为改变自积其弱的儒学状况、重建义理之学和儒家道统而"求其大体":他从"天人性一"出发,探求建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天人相生之大义理
【关键词】天人合一 天人相生 穷神知化 穷理尽性 义理之学 儒家道统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