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机制、内在不稳定性与宏观审慎监管

2017-07-15分类号:F832.3

【作者】王锦阳  刘锡良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在同时考虑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及它们的横向异质性和纵向时变性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内在不稳定性与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研究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规模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影子银行体系分流的储蓄资金规模及其信用创造乘数。其中,信用创造乘数分别是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的递减函数,而信用创造乘数的变化速率分别是权益留存比率和抵押扣减率的递增函数。基于与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机制比较的视角,本文从融资脆弱性、信用媒介信息敏感性和杠杆周期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创造功能的内
【关键词】影子银行  信用创造  内在不稳定性  宏观审慎监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研究”(编号:13&ZD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银行资本约束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传递研究”(编号:71473200);;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ZR0114);; 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编号:2016M590077);;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编号:JRXT2016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JBK170979,JBK171123,JBK1507K08,JBK130401)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