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三个不同品系中华鳖形态差异分析

2017-07-15分类号:S917.4

【作者】梁宏伟  曹力欢  李翔  童苗苗  蒋业林  李忠  罗相忠  邹桂伟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摘要】通过测量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淮河品系(3龄)、黄河品系(8月龄)和日本品系(8月龄)的10项形态参数,对不同品系和性别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品系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5%,其中第1主成分是中华鳖的体型因子,贡献率最大,3个品系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体型上。通过逐步判别法建立了3个品系的判别函数,淮河、黄河和日本品系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1.7%、75.0%和73.8%,淮河鳖的形态与其他品系的中华鳖存在较大的差异。3个品系中不同性别的判别分析显示,淮河品系
【关键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JBF0101);;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华鳖(淮河)品系地方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16030701065)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