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传统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为例
2017-03-25分类号:F326.1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关键词】大豆 传统产区 种植结构 变化特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水土资源利用与粮食生产平衡关系定量分析与数字模拟”(4143086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