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P芯片揭示中国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2018-03-02分类号:S513
【部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选择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用344份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玉米自交系,其中包括美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由国内地方种质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由美国商业化杂交种选系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以及近年来在中国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种质。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包含3 072个SNP位点的Maize SNP3072芯片对供试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在344份自交系中,3 072个SNP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X群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基金】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01B09);;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16110000571600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JNKYT20160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2-1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