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江西双季晚稻不同纬度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差异

2017-04-16分类号:S511.33

【作者】陈波  周年兵  郭保卫  舒鹏  张洪程  霍中洋  程飞虎  花劲  黄大山  陈忠平  陈恒  刘云发  廖世亮  
【部门】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局  江西省乐平市农业局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农粮局农技站  
【摘要】【目的】研究明确江西不同纬度不同类型双季晚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差异,为江西双季晚稻适宜粳稻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以籼粳杂交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CK)4种类型品种为材料,在江西乐平市(29.00°N,117.12°E)、上高县(28.27°N,115.12°E)、赣州市(25.81°N,114.96°E)3个试验点进行试验,比较研究双季晚稻不同类型品种在纬度上的产量、生育期及温光资源利用的差异特征。【结果】随着纬度升高,3种类型粳稻产量均增加,2013年(2014年)平
【关键词】双季晚稻  纬度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507);;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503);;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 扬州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