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耐荫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中国南方大豆资源耐荫性变异
2017-03-06分类号:S565.1
【部门】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西南玉米大豆间套作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耐荫性是影响间套作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豆间套作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建立高效、通用、稳定的耐荫性鉴定体系,以利于发掘耐荫种质,开展耐荫性育种。【方法】以60份不同耐荫性类型的大豆品种为材料,首先对15%、30%和60%3个遮光度下倒伏品种比例等进行比较,确定遮光处理条件;其次对遮光后的株高、平均节间长、叶柄长和茎叶鲜重等17个性状进行筛选,选定耐荫鉴定指标;再比较播种后第40、50和60天3个时期耐荫指标的误差变异系数和表型变异系数等,明确鉴定时期,最后建立由遮光度、耐荫鉴定指标和鉴定时期构成的
【关键词】大豆 耐荫 变异 种质资源
【基金】农业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项目;;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桂科合14125008-2-16);;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桂农科2013YQ1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