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改革中的村治结构变迁
2018-02-02分类号:F321.1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摘要】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历了运动式的规模经营、家户制的个体经营和市场化的规模经营三次大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村庄治理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三次嬗变。农地规模经营背景下,内生型工商资本对村庄治理的影响具有多样性,而外来资本对村庄治理结构的冲击,使得村庄经历了治理主体的非对等性进出、治理资源的非均衡性流动和治理方式的非规范性建构。研究发现,村组织、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是影响现阶段村庄治理结构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拟从坚持村社自主性、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发展基层治理体制、优化惠农政策的实施细节、培育内生型新型经营主
【关键词】农地规模经营 村庄治理结构 农地制度 农业现代化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战略研究”(17JZD017);; 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016年招标课题“农地经营规模化与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