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与多元主体参与:一个文献综述
2017-03-15分类号:F323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文章旨在全面回顾中国替代性食物体系相关研究,总结主要研究成果,并为进一步探讨寻找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社区支持农业、巢状市场、食品短链和农消对接。综合不同视角的研究,文章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体系主体力量不均衡、中等收入群体兴起是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替代性食品体系的发展与全球食品体系变化紧密相连,但政府主导了认证体系建立,对新兴体系发展支持不够。消费者与大部分生产者都是社会精英群体,小农户在中介机构的支持下参与到新体系之中。现有研究在替代性食物体系发展总体情况调查分
【关键词】替代性食物体系 社区支持农业 巢状市场 食品短链 农消对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产要素均衡视角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项目编号14CJY044)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