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灌溉芦苇湿地土壤锰形态分布及再分配模拟研究
2017-06-15分类号:X53;X793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污染场地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利用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芦苇湿地,对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锰形态分布特征及再分配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湿地有效利用造纸废水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中锰各形态含量为:残渣态(792.18mg/kg)、可还原态(259.38mg/kg)、弱酸态(103.26mg/kg)、可氧化态(26.82mg/kg),残渣态与可还原态是辽河口湿地土壤锰的主要赋存形态。灌溉造纸废水后,湿地土壤中弱酸态锰增大,可还原态锰、残渣态锰降低;随灌溉废水浓度增大,残渣态锰逐渐增加,可还原态锰逐渐降低,弱酸态锰与可氧化
【关键词】造纸废水 湿地 锰 形态分布 再分配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57070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470710);; 辽宁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60266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07202004);; 辽宁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2212001);辽宁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441601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