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三江源农牧交错区植被群落及土壤固碳持水能力对退耕还草措施的响应

2017-10-15分类号:Q948.1

【作者】李令  贺慧丹  未亚西  杨永胜  罗谨  李红琴  李英年  周华坤  
【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讨三江源农牧交错区植被群落演替、土壤固碳及水源涵养能力对退耕还草措施的响应,以青海省过马营镇退耕还草封育示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地经退耕还草措施后,植被群落演替、土壤固碳及持水能力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1)退耕还草11年后,其植被群落盖度、平均高度、植物分层及地上生物量均达到原生植被水平;而Shannon-Wiener群落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达到原生植被的80.9%和97.5%。2)退耕还草11年后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植被恢复  群落结构  持水特征  水源涵养  容重  土壤有机质
【基金】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SF-A4-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30502);;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ZJ-943Q);;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85;31270523;31070437);; 青海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5-HZ-80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B类)“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恢复过程中的水分效应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