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和遮阴对荩草构件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2017-07-15分类号:S688.4
【部门】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摘要】以具边坡草坪开发潜力的野生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为材料,设干旱[饱和持水量的81.75%(水分充足,W_0)、65.18%(轻度干旱,W_1)、43.64%(中度干旱,W_2)和27.88%(重度干旱,W_3)]和遮阴(0,10%,30%,50%,70%)及交互组合分析干旱和遮阴对荩草构件形态、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遮阴、干旱和遮阴协同处理对荩草构件形态有显著影响(P<0.05),干旱对根的影响大于茎叶,遮阴对茎和叶影响大于根,协同处理对叶影响大于根和茎;W_2或W
【关键词】草坪 构件性状 生物量 形态可塑性 抗旱性 耐阴性 生长策略
【基金】四川省植物资源共享平台(TJPT20160021);;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1NZ0064)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