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转港战略优势、条件及实现途径
2017-02-07分类号:F259.27;F532.8
【部门】长安大学
【摘要】从集成场视角考察,国际中转港地位和协调功能缺失等是制约"一带一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绩效的关键因素。选择以西安港作为国际中转港集成运作,具有战略优势及合理性。在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实施中,应明确物流集成体是主导国际物流链组织过程的集成商,各地货代等物流企业作为功能商参与货源组织,形成中欧班列统一组织运作机制;采用"各地组织货车、中转枢纽集发、统一联运提单、统一全局调度、市场机制运作、共享价值增值"的中欧班列运作模式,物流集成体统一调度中欧班列在国际中转枢纽港甩挂编组操作,国际物流龙头企业积极组织货源直接参与国
【关键词】国际中转港 中欧班列 时间周转量 集成场 基核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集成场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13BJY08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国际物流主通道的基核间物流及关联产业发展研究”(0009-2014G6235035);; 西安市科协决策咨询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港国际中转枢纽战略选择与推进研究”(201611B)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