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巴黎时代中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风险的监管进路
2017-12-05分类号:D996.9
【部门】南开大学法学院
【摘要】《巴黎协定》成为继《京都议定书》后,全球气候治理新模式下又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后巴黎时代"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对发展中国家也做出新的要求,2017年中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为全球CO2监测的"中国担当"。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碳减排的有效方法,中国在该技术的开展运行中尚处于初级水平,其中在捕捉、运输与储存阶段存在地下资源破坏、碳泄漏等风险。因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监管体系,在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检测标准方面制定相关法规、条例,构建中国的技术监管体系,更好地保障环境人权。
【关键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碳监测 风险监管体系 碳泄漏 气候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基金一般项目“大气污染治理一体化立法研究:国际视野与区域问题”(16BFX146);;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津冀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及法律制度研究”(TJFX15-0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科技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