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时代数字化专利侵权及补偿机制研究
2017-09-05分类号:G306
【部门】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3D打印时代便捷的私人制造以及专利的数字化表达趋势,可能引发规模庞大、地域分散的专利侵权乱象。现有的排他性措施——"事后诉讼"亦或"事前审查"使得专利制度的运行成本大幅提升,激化了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本文借鉴版权制度中应对私人复制的规范措施,构建专利补偿金机制使得私人制造行为摆脱原本不确定的法律状态。通过将打印材料纳入补偿金征收客体,并按照CAD图纸下载流量所反映的市场份额分配补偿金。专利补偿金机制可以满足社会公众便捷地开展私人制造、参与创新以及权利人获取合理报酬、持续创新的双向需求。
【关键词】3D打印 私人制造 专利补偿金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主权专利基金公私合作实践及法律完善研究”(2017VI052);; 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专利运营基金的域外实践与本土探索研究”(2016ADC091);; 湖北省知识产局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进项目“湖北省专利运营基金市场化路径研究”(2016-A-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科技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