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在互酬与储蓄之间——传统徽州“钱会”的社会经济学解释

2017-11-15分类号:F822.9

【作者】熊远报  
【部门】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  
【摘要】由于缺乏提供风险融资的公共性商业金融组织,明清时期农村居民日常性的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需求催生了民间自身的小规模众筹性金融组织——钱会的诞生与活跃。16世纪以来的徽州,钱会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以一定规则诞生,按一定周期消亡。其成立的前提是"熟人社会"中会首与会员互为亲友、相互信任以及对规则的赞同,因融资机会而致内部产生盈亏差异。钱会既有借贷、储蓄的经济功能,也充分体现互酬、互助的道义原则,同时还生产和维持了信用与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农村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自生性社会保障。本文是从经济现象出发
【关键词】钱会  徽州  储蓄  互酬  生存战略
【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基金(基盘C、2009—2013年,基盘C、2014—2018年);; 早稻田大学特别研究期间研究基金(2015—2016年)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