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粮食作物“■”名实辨析

2017-11-15分类号:G256

【作者】苏金花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利用出土文献,结合正史、地方志、农书等传世典籍,对■的字体、名称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是北方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地域、习俗、时代差异,名称、写法各有不同。■别名穄。所谓关西谓之■,冀州谓之穄。唐宋时期■的名称出现以稷冒穄的现象,明清以后虽逐渐得以厘清,但稷穄分歧产生的影响遗留至今。明清至民国以后,■的名称又出现黍、■、穄合称为黍或■或黄米的现象。这些称法在各地方约定俗成,不言自明。不同区域名称相同,所指却不同。
【关键词】■  穄  敦煌吐鲁番文书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传统经济再研究——以制度转型为视角”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