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午陆战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2017-05-25分类号:K256.3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认真辨析相关史料,我们就会发现,甲午战争研究中过去曾被定案的某些史实,如今似有重新提起讨论的必要。以第一阶段的平壤战役为例。清军前敌统帅叶志超稍作抵抗,便弃城逃回国内。对此,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当时平壤城内军储充足,叶志超宣称装备不足,是为临阵脱逃开脱罪责。然而认真检讨平壤城内清军弹药给养,可知,叶志超所陈并非虚言,清军的确没有做好备战。再如,依克唐阿历来被认为是怯战将领,可史料显示,他的部队武器装备之差,根本无法应对当时战争的需要。而徐邦道,历来被认为是敢于抵抗的将领。可仔细考察便知,此人军事素养较差,算
【关键词】甲午战争 平壤战役 徐邦道 近代军事素养 军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内外互动与权力格局变迁研究(1862—1900)”(15BZS07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14YJA770011)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