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时期韩江流域生态意识与生态保护
2017-09-15分类号:K207;S718.59-09
【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清至民国时期,韩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江河淤塞以及水患灾害频仍。对此,部分地方官吏、乡绅、有识之士,乃至地方民众开始反思森林与灾害之间的关系,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为此,人们也开始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保护林木的角度出发,订立乡规民约,立碑护林,制止人们的滥砍滥伐行为;二是从植树造林着手,提倡和进行造林的实践,从根本上解决森林大面积破坏的问题。
【关键词】清 民国 韩江流域 生态意识 生态保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16ZDA123)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