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病毒Fa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1999-12-30分类号:S852.65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雅安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雅安625014
【摘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 Fa株Bam HI-7片段的质粒PB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 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a, 获得缺失了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 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 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 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 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缺失 重组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