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基因转化体系的探索
1999-03-30分类号:S565.403.54
【部门】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摘要】用携带TA29—Barnase雄性不育基因的农杆菌转化“双低”花培油菜,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用油菜的带柄子叶及下胚轴等外植体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诱导愈伤组织及芽的培养基上培养,并同时进行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2~4周后,在子叶柄基部及愈伤组织上出现小丛芽,将其切下转入B5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进一步筛选并生根,再将生根的正常绿色植株移栽于花盆中。在五叶期,用50mg/m1的卡那霉素注射于真叶的叶脉中,进一步筛选,可得到完全正常的绿苗,说明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已转入油菜植株,进一步的植株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另文详述。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农杆菌 雄性不育 基因转化 转基因植株
【基金】云南省基金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