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作物抗旱性、水分利用与籽粒产量的形成

1999-09-20分类号:S314

【作者】孙国钧  张荣  李凤民  张大勇
【部门】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经分析认为,作物抗旱性只是人们对植物适应各种干旱环境的通俗概括,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术语或概念。半干旱地区,水的时空有效性与作物生长时期的不协调是作物不能实现其全部产量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作物个体的干旱适应能力将导致作物群体产量的降低。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首先就要求作物品种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期,特别是敏感时期,能够避开干旱周期,以减少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的胁迫作用;其次是剔除个体数量性状的冗余、提高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通过此两项措施,可望获得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的更大成效
【关键词】作物抗旱性  数量性状冗余  干旱  水分利用效率  作物产量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培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委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