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对玉米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超氧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

1992-04-01分类号:

【作者】崔洋  马春红  刘克明  魏建昆
【部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石家庄 050051   石家庄 050051   石家庄 050051   石家庄 050051
【摘要】对玉米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B73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表明,细胞溶质最高,玉米雄性不育系B73-C,B73-T及其保持系B73-N叶片基态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在细胞内的分布是:细胞溶质最高(占总活性77%);线粒体、叶绿体次之,且SOD活性N细胞质显著大于C和T细胞质;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占总活性85%左右。用专化于C细胞质的C毒素(HMC毒素)处理B73C、T与N三种细胞质玉米叶片后,这三种细胞溶质的SOD和POX酶活性均表现不敏感;三种细胞质的线粒体有不同反应:B73-C的SOD活性下降,导致细胞伤害,而B73-T和B73-N的SOD活性稍有提高...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  雄性不育  超氧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