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1999-07-20分类号:Q143
【部门】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环境开放实验室
【摘要】论述了川西北高寒湿地的自然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该区湿地的主要生物多样性价值,分布有具有世界意义的特有物种(黑颈鹤)和珍稀濒危物种,并且还分布有许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但近几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如泥炭开采、过度放牧而破坏植被,再加上本区气候因素的特殊性,局部地区已引起沙化,使本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此而提出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严控载畜量,发展人工草场;发挥本地优势,利用泥炭治沙;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立法
【关键词】若尔盖高原 生物多样性 湿地保护 泥炭治沙 对策
【基金】中国科学院“湖沼二期”特别支持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湿地环境开放实验室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