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颈天牛蛀道及排粪特性的研究
1999-10-15分类号:S436.621.29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校门) 100094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湖南长沙农业学校
【摘要】研究了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蛀道特性及排粪习性。①该虫蛀过曲折复杂,蛀害韧皮部的蛀道洞口朝上,蛀害木质部的洞口朝下。达木质部的蛀道长度178~22.1cm,洞底距洞口的垂直距离约为12cm。②幼虫的粪周不直接排到洞口外,而留是在蛀道内,当粪屑堵塞蛀道时,才将其推到洞外。幼虫推粪时可达距洞口3.3~4.0cm处。当粪屑被推紧济实、不能掉出洞外时,幼虫则另辟新洞口。③幼虫推粪高峰在晚19:30至早7:00,1d推1次粪的情况居多,占总观察频数的477%;1d椎2次及3次粪的分别占28.4%及7.6%;2d推1次粪的占6.6%;也见3d,4d以至9d推1次粪的现象。④概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每4d推1次粪至每1...
【关键词】桃红颈天牛 幼虫蛀道 排粪 生物学特性
【基金】IFS基金;北京市林业局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