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乳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研究
1999-02-15分类号:Q949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 100037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农学院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农学院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农学院 南斯拉夫大田与蔬作物研究所
【摘要】用酸性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A-PAGE,pH3.1)研究了4对醇溶蛋白群(Block)和19个组分在杂种后代的遗传特点。用已知醇溶蛋白Block(等位基因)组成的标准品种鉴定了2个亲本Sana和Francuska4对Block,即Alm和Alf,Ble和Bib,A2f和A21,D2m和D2g,它们分别由同源群1和6组染色体短臂上的Gli-1和Gli2位点编码。正反交F1和F2世代群体的遗传分析显示,每对醇溶蛋白Block呈共显性遗传,由一个等位位点支配,并观察到明显的基因剂量效应。19个不同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分析表明,16个组分由显性单基因控制,3个组分则受控于两对等位基因。
【关键词】醇溶蛋白 电泳(A-PAGE) 共显性 基因剂量效应 小麦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