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三峡库区小江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历史变化

2017-06-15分类号:S931.1

【作者】叶学瑶  陶敏  朱光平  胡林  陈发军  李斌  
【部门】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开县水利局  
【摘要】为了解三峡库区蓄水后小江流域鱼类群落现状及其历史变化,于2016年春季(5月)、秋季(9月)和冬季(12月)开展了小江鱼类调查。共调查到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1科;种类组成以鲤形目为主,占总数的64.86%,其中黑尾■Hemiculer tchangi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为长江上游特有种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Elopichthys bambusa、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黑尾■构成小江主要经济鱼类。对比历史资料分析显示:两次调查结果相似性指数为0.45(为中等不相似);特有种鱼类退化明显:主要经济鱼类组成发生了改变;土著鱼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适应于静水或缓流水环境的鱼类呈上升趋势。推测水坝建设、过度捕捞及不合理的采砂活动等因素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建议,合理设置水坝(汉丰湖)调水机制,对于保护该水域土著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江  鱼类群落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基金】三峡库区小江汉丰湖流域水环境综合防治与示范课(2013ZX07104-004-005);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201605)~~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