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2017-06-15分类号:S937

【作者】杨志  龚云  董纯  唐会元  乔晔  
【部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白鹤滩蓄水运行前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的现状、受到的主要威胁及其保护措施,于2014年1~12月在黑水河下游干支流江段采用电捕法进行了渔获物调查。结果显示:12个月共调查发现鱼类28种,隶属于3目8科23属,其中喜流水生境、产粘沉性卵、以着生藻类或/和底栖动物为食物的鱼类种类较多;调查区域鱼类个体规格普遍较小,其中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gatus、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前鳍高原鳅Triplophysa anterodorsalis、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和凹尾拟鲿Pseudobagrus emarginatus为调查区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渔获物结构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R=0.81,p=0.1%<0.05),鱼类在金沙江干流和黑水河下游之间的相互迁徙比较明显;CPUE呈现先波动下降然后逐月上升的趋势,其中10月份的CPUE最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2014年各月的渔获物结构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黑水河下游河道采砂以及过度捕捞是白鹤滩蓄水前影响黑水河下游鱼类资源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采砂的江段、采砂的时间以及全面禁捕保护该区域的鱼类资源。
【关键词】黑水河  鱼类资源  渔获物结构  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  采砂  过度捕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134);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01)~~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