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滆湖轮虫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7-06-15分类号:Q958.8;X143

【作者】杨洋  张玮  潘宏博  顾琬雯  郝瑞娟  熊春晖  王丽卿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教育部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研究滆湖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3年对该湖轮虫群落和相关环境因子按季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轮虫23属55种,富营养化指示种44种。全年优势种为:矩形龟甲轮虫、螺形龟甲轮虫、广布多肢轮虫、长肢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和前节晶囊轮虫。轮虫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820.0 ind./L和2.93 mg/L。季节上,秋季密度(3 555.0 ind./L)最高,春季生物量(6.31 mg/L)最高;空间上,南部密度(2 655.0 ind./L)最高,北部生物量(3.26 mg/L)最高。轮虫群落在季节上差异较大,而在空间上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总氮和COD_(Mn)是对滆湖轮虫群落结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的非生物因子。另外,通过轮虫优势种指示种和轮虫多样性指数等参数,得出2013年滆湖营养程度为富营养水平。
【关键词】滆湖  轮虫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水质评价
【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7)~~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